?
还有一个更为严肃的故事。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凯丽在大学攻读现代语言,其中一年在国外留学。在留学那一年的某段时间,由于程序上的变动,凯丽的银行限制她在除英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支取现金账户的资金。通过书信同银行交涉的时间相当长,而未能及时支取账户资金使她欠了银行的债,欠款额超过了透支额度(1500英镑)200多英镑。
f凯丽回国后,银行因为她超支扣了她100英镑,并坚持要她每月支付30英镑,以使她的支出能重新控制在透支额度之内。但银行没有告诉她,每月支付的30英镑并不是用来偿清欠款,而只是支付超额透支的巨额利息。
因此凯丽不得不求助于信用卡。在此之前她在用信用卡时一直非常小心谨慎,并且也很少用信用卡。由于她是学生,又很少用信用卡,她的信用额度自然就比较低。
毫不奇怪,她甚至无法偿还信用卡账单的最小还款额。所以她不仅欠银行手续费,而且还欠信用卡的账款及利息。当然,她因此被银行登记为信用风险高的人。
事情越来越糟。大学最后一年刚过几个月,银行就通知她:她的透支额度由1500英镑减少到1000英镑。他们让她申请学生贷款来填补缺口。可是,贷款公司检查她的银行信用时发现了她的信用卡欠款。
猜猜结果如何?她没有申请到学生贷款。
凯丽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消费节制有度,生活节俭。她并没有疯狂刷卡买鞋子,也没有把信用卡当成时髦玩意儿(不像我),她只是用信用卡买食物等生活必需品。
结果怎样呢?她不得不退学。
我希望凯丽的故事会有个好的结局,也许会有好结局的。现在,她在当地的一家超市工作,等她还清债务后可能会继续完成大学学业。
这就是银行的所作所为。他们常常利用我们的虚荣和贪婪,有时也利用我们生存的基本需求给我们设下陷阱。等我们掉进陷阱时,他们就会大喊:“抓住你啦!你当初没想到这是个陷阱吧?”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处境。随着世界经济一落千丈,我们都处在信贷危机之中。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邪恶的银行家通过大量广告推销他们压根就不存在的贷款来吸引我们,给我们设圈套。现在真相大白了:他们也在用自己手中金光闪闪的金卡借钱!
我有一个破解信用卡圈套的办法,各位请仔细听。
我要你们把所有的信用卡排成一排,拿一把大剪子把它们剪成碎片,然后把碎片装进信封寄回给银行,并附上一封信,上面(或多或少地)写上:“我信任你,可你却欺骗了我。你让全世界的人都钻进了这个荒谬的信用卡圈套。我把你的卡剪成了两半,让你再也不能像骗我这样的老实人一样去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