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职艺术硕士之戏剧复习资料第八节假定性一、观演之间的互相暗示与默契这里应该进一步讨论一下戏剧假定性的美学依据。如上所述,假乏性由戏剧的剧场性特点所决定。剧场性中的观和演的双方互为主体瓦客体。演员是演给观众看,希望得到观众的承认。在此,观众是主匚,演员是客体。同时,观众是来看演员的演出,演出本身是个独立≡主的存在并具有完整性,演出控制着观众的情绪和欣赏过程。这里宾出又成了主体,观众成了客体。这种微妙的观演关系实际上就承入了戏剧是一种扮演,是对现实的模拟,而非真的现实。戏剧在剧汤演出的特点,即这种剧场性特征,是演出和观众之间的一种假定±的约定。这种约定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假定观众不在场,但其实证众在场。其次,假定舞台并非舞台,而是具体剧情所暗示的任何时间地点,并通过演员和舞台综合元素的共同作用,加上观众的假≡性认知,让演出在“观和演”共同创作的过程中“真实地”走向预定的完成目标:展示一个自主完整的世界。如《李尔王》的世界或《茶馆》的世界。对这种假定性默契的最极端的例子是,比如观众很清楚,即便像《哈姆雷特》那样,结局是尸横遍野的悲剧,舞台上也不会真的死人。二、变局限为优势假定性使戏剧家和观众都得以充分驰骋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将舞台的方寸天地变成无所不能的人生大舞台。在其上展现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人生活剧。在戏剧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尤其是文艺复兴至近代以来,戏剧的观念和流派,由于社会思潮和美学思潮的不断更迭和趋新求变,戏剧综合艺术对世界的审美把握从观念到具体表现不断凸显出多元化的局面。但它们无非都是围绕如何利用假定性的规律和高超的戏剧性技巧,使戏剧的舞台表现更合乎具体时代和观众的审美趣味、审美习惯。三、假定想象与真实正是假定性审美原则和戏剧性技巧的运用,使戏剧家们创造的无论何种风格的戏剧演出,其真实性都能够通过观和演之间的约定和互信,而达到一种奇妙的默契。
第九节戏剧性一、戏剧性与戏剧技巧假定性解决的是使戏剧既能克服其时空局限又能营造舞台真实感的问题,而戏剧性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戏剧更好看,更吸引观众c归根到底,戏剧性及其各种具体技巧元素是使戏剧演出能更有效达到预定的艺术目标,如展示生活的复杂性、突出矛盾冲突的力量,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等等,由此使观众更为剧情和人物命运所吸引,并对其思想内涵通过情感而上升到必要的理性思考层面。简单说戏剧性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