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ACC2014房颤抗凝——从指南更新到真实世界实践检验
中国医学论坛报20140516发表评论1人参与分享
北京医院杨杰孚
2014年3月29日至31日,一年一度的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在本届ACC年会上,房颤抗凝领域的一大学术热点是2014美国心脏学会(AHA)ACC美国心律学会(HRS)房颤患者管理指南最新版的公布。这是继2014年美国神经病学会(AAN)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卒中预防指南之后房颤领域的又一重磅指南。AHAACCHRS指南依托大型临床试验提出临床推荐,为房颤抗凝治疗提供了指导。此外,多项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在本届ACC年会上的公布揭示了抗凝药物在真实临床实践条件下的应用情况及其益处。真实世界数据与随机、对照试验(RCT)相互补充,让我们以更为全面的视角来了解房颤抗凝治疗。本文精选ACC年会房颤抗凝领域热点话题与读者分享。
AHAACCHRS房颤指南8年后再度更新
2014年,房颤领域迎来了两大重磅指南。美国AANNVAF患者卒中预防指南首先于2月24日公布。该指南提出的主要临床建议包括:①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卒中病史者应常规抗凝治疗(B级);②不愿或不能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患者,应予以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治疗(B级);③颅内出血高危且需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当优先使用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B级);④不愿或不适合使用华法林的患者,优先推荐阿哌沙班(B级);⑤如阿哌沙班不可获得时,推荐达比加群酯或利伐沙班(C级);⑥如口服抗凝药物不可获得时,推荐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C级);⑦胃肠道出血风险高且需要抗凝治疗的NVAF患者,优先推荐阿哌沙班(C级)。在ACC2014年会上,AHAACCHRS公布了更新的房颤管理指南。该指南中提出的主要临床建议包括:①指出抗栓治疗应基于共同决策、全面衡量卒中和出血风险以及患者偏好(ⅠC);②推荐采用CHA2DS2VASc评分评估卒中风险(ⅠB);③推荐有卒中、TIA病史或CHA2DS2VASc≥2的患者服用口服抗凝药,药物选择包括华法林(ⅠA)、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ⅠB)。综合上述两项指南,均强调有TIA或卒中病史的NAVF患者需常规抗凝,AHAACCHRS指南还提出以CHA2DS2VASc评分来评估卒中风险,评分为2分或2分以上者应常规抗凝。在具体口服抗凝药物的选择上,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在AHAACCHRS指南中获得了与华法林同等级别的推荐,同时阿司匹林地位被进一步降低。
f房颤患者选择口服抗凝药的依据:以患者为中心综合考虑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