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经销商解读娃哈哈与乐百氏兴衰之源
娃哈哈为什么成功?乐百氏为什么失败?达能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对于这些问题,上海甜心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月友有话要说。1993年至今,他一直是娃哈哈上海区域一级代理商,也曾是乐百氏华东第一大、上海第二大代理商,并与宗庆后、何伯权保持着私交之谊。“娃哈哈不仅胜在”“联销体”“模式,乐百氏不光输在渠道管理混乱。”杨月友说。娃哈哈:娃哈哈:冲货保证金与区域负责制杨月友与娃哈哈结缘于1993年。那年春天,他发现娃哈哈刚推出的果奶十分畅销,“比我做的冷饮生意好几万倍”。第一次,他购进100箱娃哈哈果奶,三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第二次购进500箱,七天之内就卖光了;第三次购进1000箱,也只用了15天时间就售罄。据透露,该产品毛利润约为15%20%,净利润不低于10%。这下,时年17岁的杨月友坐不住了。当时,杨家以经销副食品谋生,每年约有3万元纯收入。但由于冷饮季节性太强,全家人决定代销娃哈哈果奶。于是,杨月友赶往杭州娃哈哈总部,要求取得该产品在上海市场的代理权。“上海区域主管吴志敏(音)接待了我,他说,娃哈哈主要通过各地烟糖公司销售,但他还是给我一个100万元的大订单。”杨月友回忆说。1994年,杨月友获得娃哈哈上海市场一级代理权,并入驻上海西区规模最大的虹梅食品交易中心。当年,娃哈哈为他带来500万元的销售额。至1997年,销售额达800万元。但在1998年以前,娃哈哈在上海的表现并不强势。当时,整个上海市场分为城区和郊区两大块,管理比较混乱,先后更换过七、八任负责人。而串货现象屡禁不止,直接导致了产品无价差,经销商的净利润只有3%左右。杨月友透露,娃哈哈很早就制订出3%的年终返利政策,但经销商积极性不高。据说,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年。直到2004年,娃哈哈总部将上海市场合二为一,在人员配备、终端支持等方面做出调整,以确保经销商有利可图。在定价策略上,以营养快线为例,上海20多位一级代理商的提货价为39元,二级代理的价格为42元,进入商超终端的价格45元。而总部制定的另外两项制度也被有效贯彻:区域市场负责制上海市场被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杨月友负责松江区域;冲货保证金制度一旦查实经销商有冲、串货行为,这笔保证金将被没收。令行禁止,娃哈哈在上海的渠道表现大为改观。2004年起,杨的业绩以40%50%的速度增长,在上海经销商队伍中名列第四。2007年,他代理娃哈哈的目标为3000万元(含税)。观察人士指出,杨月友的发家史恰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