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附件B: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它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的一个主要教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案环节,和其它教案环节不同,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关注学术动态,充分的了解国内外桥梁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灵活运用大学所学的各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结合相关设计规范,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一个专业课题的设计工作,解决与之有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毕业设计学生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工程设计,因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案环节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教案环节,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具备初步专业工程人员的水平,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1)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国民经济及现代化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大跨度桥梁日益增多。大跨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正适应了桥梁建设的需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体系上属于连续梁桥。连续梁桥是一种古老的结构体系,它具有变形小,结构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伸缩缝少,养护简单,抗震能力强等优点。但由于施工方法限制,50年前的连续梁跨径均在百M以下,随着悬臂、悬拼等施工方法的出现,产生了T型刚构。上个世纪60年代,跨径在100~200m范围内,几乎都是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为优胜方案。早期有典型意义的桥梁便是联邦德国1953年建造的霍尔姆斯桥和1954年建造的科布伦茨(Koble
z)桥,然而这种结构由于中间带铰,并对混凝土徐变、收缩变形估计不足,又因温度等因素影响使结构在铰处形成明显的折线变形状态,对行车不利,因此对行车有利的连续梁式刚构桥型出现了。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联邦德国的本道夫桥已初步体现T型刚构与连续梁体系相结合的布置,而且T型刚构的粗大桥墩已被薄
17
f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型柔性墩所代替,后续的一些著名桥例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形式。这样逐步形成了采用柔性薄墩(墩壁厚度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