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示范和依据。二、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f《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村庄整治技术规范》《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村镇规划卫生规范(GB1805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农村防火规范(GB50069)》《防洪标准(GB50201)》《农村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农村居民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952)》《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标准(CECS354)》《农村低压安全用电规程(DL493)》
其他相关规范三、规划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乡统筹,深入实际,因地制宜,尊重地方与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切实以规划带动解决村的实际问题。抓住机遇、搞活经济,立足生态农业和自然环境,并突出村的特色,引导和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优势,结合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田园观光、农事体验、生态农业和采摘等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
f客,综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使村能够高效、持续、协调地发展。四、规划基本原则和规划理念
规划基本原则:1、切实贯彻镇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村民收入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村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2、坚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确立村民在村庄规划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村民自主自愿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激发村民自主、自强、勤勉、互助的精神,使村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村民得到实际利益。3、注重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业规划的结合,并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村庄建设的新特点,突出基础设施和土地开发的调控,把村庄各项发展目标落实到土地空间上,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4、充分发挥村的重点示范功能,以带动其它村庄的经济发展,使该区域内的村庄有机联系、协调发展。5、着眼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消费结构的变化,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放在第一位,规划解决好事关居民当前和长远利益的村庄建设重大问题,努力创造有利于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