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思想政治选择题分类汇编生活与哲学
1、(四川卷)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能体现该论断所蕴含哲理的选项是A自高必危,自满必溢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C刮骨疗毒,壮士断腕D从善如登,从恶如崩2、(四川卷)观察图1,从哲学角度看,图中之人①否认意识活动的选择性②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③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④否认实践的主观能动性A①③C②③B①④D②④
3、(四川卷)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A①②C②④B①③D③④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4(山东卷)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f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5(山东卷)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而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这启示我们要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B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C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D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6(山东卷)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7、(天津卷)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史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D.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