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加点的字。(1)数人饮之不足。()2引酒且饮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习帮手

f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请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4故事中为蛇画脚的人是一个
的人。(用一个四字词语作
答)
11掩耳盗钟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
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
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
注释:
1范氏之亡: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
败后,逃到齐国。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3则:但是。4椎:槌子或棒子。
5况然:形容钟声。6恶:害怕。7悖:荒谬。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欲负而走()(2)则钟大不可负(


学习帮手

f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恐从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3“掩耳盗钟”这个成语通常写作


,现在用来比喻
12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
注释:1滥竽:不会吹竽。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2南郭:复姓。3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4说,通“悦”,喜欢。5廪食以百人: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们。廪,粮仓。食,供养。6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学习帮手

f


(1)宣王使人吹竽。(
)(2)好一一听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3宣王时,南郭处士能为王吹竽的原因


王时,南郭处士逃走的原因是
4“滥竽充数”本来的意思是

现在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讽刺那些
的人。
13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下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
注释:1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2钩:衣服上的带钩。3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4文:通“纹”,花纹。5牖:窗户。6施:延伸。7还:通“旋”,转身。8夫:这,那。阅读训练:

学习帮手

f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2)弃而还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叶公非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