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1914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2、研究证明,没有环境的刺激和学习活动,正常的成熟是不可能的。3、学习动机就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学习动机包括学习自觉性和认识性兴趣两种主要的心理成分4、理解是阅读的基础,因而近年来对阅读策略研究较多的是理解策略,自我提问策略和总结策略是两种最主要的理解策略。5、小学生创新心理的发展提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就要研究如何促进二者和谐发展,切忌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6、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皮亚杰、晚于科尔伯格的研究结果。7、研究证明,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上,言与行脱节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而且年龄越小越不一致。8、“独自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在群体中就敢做了”属于去个性化现象。9、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精确性高。10、主要着眼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策略设计,往往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主导策略,来解决教学组织形式等等核心问题。二、单项选择题(ABABDCDDCC)1、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A、道德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2、研究中会处于被动地位,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问卷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3、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
f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4、变式是指(),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A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B、变换非本质特征,本质特征不变C、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D、变换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不变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推理能力6、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A、第一印象B、共鸣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移情效应7、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在:A、56岁B、67岁C、78岁D、89岁8、“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