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问题与对策分析
罗胜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转自《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01期摘要:摘要:从文中引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并对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讨论,提出了中国发展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DM项目关键词一、引言
目前,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远超出自然界的排放量,加速全球变暖,引起“温室效应”。2001年IPCC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近5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所造成。人类活动制造的二氧化碳给地球“升温”所带来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并颁布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联合国总部获得通过,该公约明确指出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和种类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京都议定书》,这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规定了标准,并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活动进入规范时代的开始“后京都时代”。随着“低碳”词汇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敏锐的商人开始意识到“低碳”所蕴含的商机,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感化下,一种无形的商品随之应运而生碳排放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规模的不断向前发展。以下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探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及相关建议。
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低碳”词汇不断深入人心,碳排放权交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交易权市场分析也逐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进入“后京都时代”似乎人们关注不是环境,更多的是商机。在《京都议定书》里提出的3种减排机制,其中之一就是CDM(Clea
Developme
tMecha
ism
f清洁发展机制)该机制明确提出了发达国家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对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进行投,资,以此来取得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额度。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技术落后,资金不足以及温室气体可排放额度大等特点,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蕴藏着巨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足以深深地吸引着无数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商家们的眼球。
(一)我国CDM项目的崛起从2002年起,我国已经与国外多家公司签订了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CDM项目逐步形成规模,发展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