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完的丝头压在底板钢筋上,方向一致,长度一致,保证扎丝绑扎规矩,钢筋不位移。
图13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图4)放置保护层垫块: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间距1000×1000mm,呈梅花型进行摆放,要求横竖一条线,斜向一条线。
f5)马蹬筋:绑完下层钢筋后,铺设马蹬形式钢筋(形式见图14)约每米设1个,梅花状设置,在马蹬横梁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绑扎底板上层钢筋,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底板厚度700的采用C16马镫,底板或承台大于700时采用C20马镫。
6)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上下层钢筋的断筋位置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7)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深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满足锚固长度,绑扎牢固,调整到位,保证插筋垂直,不歪斜、不倾倒、不变位。
图14马蹬钢筋示意图3、柱钢筋施工(1)工艺流程套柱箍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或闪光对焊连接竖向受力钢筋→画箍筋间距线→绑扎箍筋→调整钢筋→验收(2)施工要点1)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2)直螺纹机械连接或闪光对焊连接柱竖向受力筋:钢筋直径≥22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位置按照设计要求错开;变截面下柱伸入上柱的钢筋弯折值不大于16时CHb≤16,下柱钢筋可不切断而弯伸至上柱;当折角大于16
f时CHb>16,应设置插筋或将上柱钢筋锚入下柱内。如图15。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
距线。
CHb
CHb
CHb≤164)柱箍筋绑扎:
CHb>16图15变截面钢筋调整图
①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
采用缠扣绑扎。见下图16。
图16钢筋绑扎节点图②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箍筋与主筋要垂直。③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④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见下图17),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如箍筋采用90°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5d。
f图17箍筋135°弯钩图⑤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