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县、生态示范县、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着力构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体系。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02亿元,财政收入
7
f出租汽车公司项目
188亿元可支配财力4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综合实力在全省县市中的位次由2004年的第51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48位。
农业生产: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经济作物有芝麻、烟叶、小辣椒等;森林覆盖率379。近年来,某县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县形成了20万亩辣椒、40万亩花椒、10万亩中药材、5万亩湖桑的特色产业格局,特色产业对农业产值的贡献份额达75以上。“香花”辣椒和“丹水”鱼分别被命名为全国和全省名牌农产品,香花“双椒”市场被商务部纳入全国“双百市场”建设工程。2006年,全县共完成农业总产值303亿元,农业人均纯收入达到4560元。
工业生产: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3985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36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1家,初步形成了冶金、机械、电力、医药化工、轻工、建材等六大工业体系。先后培育出了铝业集团、汽车配件厂、淅水集团、制药集团等骨干企业。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18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4678亿元,规模企业内,重、轻比重为6:1。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05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02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49亿元,实现利润177亿元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14,工业对财政的贡献份额达到75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997万人。
旅游产业:某县境内自然、人文景观精品荟萃,共有2A级景区2
8
f出租汽车公司项目
个,3A级景区2个,“渠首丹江香严寺坐禅谷”成为全省精品旅游线路。2006年景区接待游客4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5600万元;2007年景区游客增至50余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增至7300万元,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县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使某各行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3、交通资源现状
某县陆路、水路、空中交通十分便利,高速公路联接境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209国道穿境而过,20分钟可到达宁西铁路货运站和312国道,水路可通抵汉江联接长江航道,90分钟达南阳机场,150分钟可达郑州或西安机场。
境内公路总里程643公里,公里密度每百平公里208公里,有国道209线穿过,全长14公里。省道2条,全长155公里,县乡道全长474公里。晴雨通车里程439公里,桥梁165座6996延米,14个乡公路晴雨畅通,452个行政村通汽车。境内丹江口水库库区航运有四条航道,总航程125公里航道水深2米以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