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用
纸
(A8)
授课日
2018119
第三章第2节学教师书法科
实训训练:“永字八法”
期班课时1级授课方式
一体化、讲授、实操等1、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书法的魅力及生命力;18秋幼教专4班405室
教学目的
2、了解王羲之行书作品《兰亭序》及“永”字的典故;3、认识到“永字八法”的意义及重要性;4、了解“永字八法”,并掌握书写要点;
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说明
重点:“永字八法”的理解;难点:“永字八法”的书写要点;教材、教案、一张“永”字挂图和几幅现代硬笔书法作品备用无
教学内容〈课程引入、教学过程、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3分钟教学引入:5分钟实训教学过程:32分钟课堂小结:3分钟作业布置:2分钟教学后记:
f环节时长
教学内容和主要概念
方法运用设计
3分钟
一、组织教学1、清点人数、考勤,并记录请假或旷课的学生名单。2、检查校卡、仪容和有无穿拖鞋等违反上课纪律的现象。3、禁止在课室玩手机,收好手机4、提出教学任务笔法总论实训训练:“永字八法”由班长负责
二、教学引入一)实训教学组织1、工具准备:教材、教案、书法展图5分钟2、实训任务:1)上一章节内容的复习与回顾(检查作业)(点评与表扬)引入新内容笔法总论实训训练:“永字八法”1、教师展示2、板书“永字八法”3、对书法字作出初步分析
由教师负责
三、实训教学过程笔法总论实训训练:“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32分钟为(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zhe),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书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举例演示讲授
f1、典故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相传,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里的风景深深吸引,便在山顶住了下来,终日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