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市大岭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观念,是我们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革过程中必须实施的一个教育内容,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在逐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系统培训、逐步提高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要真正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傲视本身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带着自己的个人情绪和情感来对待学生,那么,在教育时就很难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很难使每个学生的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就此,学校努力通过对外交流,外出学习,收集资料,派教师参加培训等手段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还组织教师再次系统、全面地学习教育心理学原理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一些学生心理困惑地实质问题。二、做好心理教育于多学科中的渗透工作课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最经常最有效途径。充分利用每一堂课,结合各年级各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语文学科要坚持文道结合的原
f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心育品德教育统一于全过程;数学学科中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培养学生自信勤奋、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学则着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的顽强拼搏的意志;社会、自然学科教学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懂得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保持平衡,珍惜人类的生存环境。三、利用好心理咨询室。每天中午2:002:50开放心理咨询室,组织知心姐姐为孩子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识别并转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四、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学生的有些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所处的家庭生活、社会环境有关。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点、原则、方法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对自己子女交友过分限制,对子女的学习成绩过高的要求,对孩子的生活过分的包办等等。造成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健全人格。面对考试压力过大,越考越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