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关资产、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或实际成交时,其公允价值的计算确定往往带有企业对其价值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未得到实际公允市场交易的确认,因此其可靠性相对难于验证。(十一)、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未考虑所有者权益自身的价值变动。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来源于资产减负债的余额,其计量的结果与所有者权益实际价值相差较大,也就是说,会计计量所提供最重要的信息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市价相差较大。随着人们对财务报告目标的改变,报告使用者越来越关注会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效,以有助于评价与决策,因此,越来越凸显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越性、必要性,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该是按照同一时点市场价格进行计量,因
f此所有者权益的计量不应该来源于资产减负债的余额,换言之,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就是股权市场价格,而不是账面价值。对上市公司而言,股权价值就是股价,对非上市公司来说,所有者权益价值应该通过技术评估方法进行确认,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所有者权益的价值不应该再是资产与负债的余额,其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而言是股价的变动,对非上市公司而言,其价值变动取决于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未来盈利能力等因素,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因此,资产、负债变动并不能完全决定所有者权益自身的变动;(十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应该计入利润。这主要是因为1、价值变动并没有具体的交易行为,不产生收入、费用,且具有未来不确定性,无法进行计量确认;2、现行成本并没有节约,因采取某种行动而没有采取其他行动所带来的机会利得,当采取行动后就没有了,一旦购买资产,其成本就变成现实,唯一选择出售或继续使用,因此,现行成本法采取的财务资本观的持有利得缺乏理论基础;3、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不反映已实现的或预期的现金流量,那么计入利润是没有依据;4、没有证据证明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与现值之间存在联系;(十三)、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净资产等同于所有者权益。企业整体价值观认为,净资产是指企业未来的可持续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过去形成应该归属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说的更通俗些,它是企业过去形成自创无形资产及所有者投资的成本并且包括机会成本。两者之间在会计计量上并不完全相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