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2.掌握篑、覆等文言实词的意思。3.比较“孔”“孟”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4.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书观。
【教学重难点】
比较“孔”“孟”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
师语:“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孔生1到2人回答。
以旧知启新知,
子或者孟子的名言?你对他们
从作者入手导
又有哪些了解呢?”
入课文。
初读,整体感一、朗读课文
生听读、自由读、个别读、通过朗读,诵
知
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句子齐读。
读,深入文本,
停顿。
扫除文字障碍,
学生自由朗读,个别读,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解释六并结合文下注
齐读,达到读通读顺的目的。则中的一则。
释解释、疏通文
检查诵读。
本的意思。
二、结合文下注释,届时文本
1生分小组,结合文下注释,
解释文本。
2小组中找出一人解释,一个
小组解释一则。
复读,深入研
提问:
生思考并回答:学习的作研读文本,让学
读
一、“请思考一下,这几则谈用、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态生在讨论交流
论学习的语录分别从哪些方面度三个方面。
中悟出学习的
阐释了学习?”
真谛。
12
f二、“那么孔子和孟子都强调生讨论:强调了学习要少年
了学习有什么作用?什么方法时就立志,终身学习、终身
和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学受益;强调了学与思结合、
习呢?
不耻下问的学习方法;告诉
我们学习要有不断学习、专
心致志和怀疑的态度。
拓展
课后再找一些孔子有关学习的找语录,联系自身,发现问
语录,联系自身的实际来学习。题。
【教学反思】
课后的拓展还不够,可以准备一些内容。比如比较浅显的孔子关于学习的语录,让学生来自主学习。
22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