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庾信以《拟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庾信的抒情小赋有《枯树赋》、《竹杖赋》、《伤心赋》、《小园赋》等,均为传诵名作,而《哀江南赋》则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赋作。庾信又是一位骈文大家,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哀江南赋序》。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继往开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76、自齐梁之后,南朝散文日衰,而北朝却出现了几部别开生面的散文名著:颜之推《颜氏家训》、郦道元《水经注》、杨之《洛阳伽蓝记》。77、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吴声歌曲,二是神弦曲,三是西曲歌。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西洲曲》。78、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可追溯到远古的神话和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其中较著名的有《范寻》、《淳于伯》、《东海孝妇》、《干将莫邪》、《韩凭夫妇》、《李寄斩蛇》等。其他志怪小说还有王嘉的《拾遗记》,托名曹丕的《列异传》,张华的《博物志》等。80、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也颇盛行,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它是这一时期轶事小说的代表作。它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f81、建安以前,中国没有文学批评的专著。魏晋时期,出现了曹丕的《典论。论文》、《与吴质书》,曹植的《与杨德祖书》,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葛洪的《抱朴子》等文学批评著作,其中尤以《典论。论文》和《文赋》影响最为深远。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批评专著,他把文章看作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明确提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的观点,还提出“文以气为主”等观点。82、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83、南北朝时期,随着文学意识的明确和作家对作品艺术性的自觉追求,文”““笔”之说流行。刘勰以有韵无韵来区分文笔。梁元帝萧绛指出“文”的特点应该是“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萧统延集文人编订的《文选》中提出了“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的标准。84、刘勰《文心雕龙》创作于齐代,共五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大部分。85、《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论诗的著作,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