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创业大学生遭遇三大难题广东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提要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各地纷纷出台了若干优惠政策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创业热情上升了,政策却“兑现”不了?——广东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新华网广州9月11日专电(记者郑天虹欧甸丘)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各地纷纷出台了若干优惠政策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以创业带动就业。然而,让大学生始料未及的是,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不是门槛高够不着,就是形同虚设兑现不了。记者采访了解到,政策设计滞后、操作不明和落实不到位成为大学生创业之路上的障碍。创业大学生普遍遭遇三大难题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2010届毕业生陈第和他的13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创业团队,于2010年4月创立了广州优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陈第坦言,选择创业源于他们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的自信、一种基于实干的工作态度和对未来职业生涯怀有憧憬的精神动力。然而,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包括陈第在内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在创业起步期就遭遇了各种难题。一是注册难。陈第说,办公场所和一定的资金实力是成立公司的必要条件,这对于无地、无钱的创业大学生来说是第一个严峻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是依靠亲朋好友的资助筹得这笔不菲的注册资金。二是融资难。公司注册成立后,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开始盈利。这需要大学生寻找各种机会获得投资以维持生存。“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创立四个月以来,总进账有20多万元,平均每月亏损1万至2万,每月支付30名员工工资、厂房租金等经营管理成本5万至6万元。现在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由于公司主营业务还没有盈利,四个核心成员得拿钱养公司。从长期来看,公司需要300万至800万元的资金才能走得更快,发展得更好。”陈第说。陈第和他的团队虽想尽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但收效甚微。今年大学生创业基金还未获知可以申请的消息,“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申请也被拒绝。现在虽有多家风险投资公司主动找上门来,但都是观望的多,真正“出手”的少。陈第说,他们只能被动等待机会,压力很大。一位跟陈第公司接触过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大学生企业虽然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他们的市场意识薄弱,他们的软件推荐界面很粗糙,几乎没有任何包装,他们的营销和谈判能力很稚嫩,也没有掌握任何社会资源,行业对话能力不足,如果投资下去放手让他们去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