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长和教学研究的实效和差距;五评落实教师在校坐班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的成效。(二)在组织教师“五查五评”的基础上,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方向。主要成绩要写实,存在问题要找准,原因分析要深刻,整改措施必须切实可行。教师的分析检查报告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校为单位或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民主评议,并广泛听取学生、家长的评议意见。学校领导班子也要有分析检查报告,在本校开展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认真汇总后报中心学校办公室。第三阶段:集中整治、建章立制阶段(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学校要召开整改专题会议,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整改方案要向校内外进行公示,多种途径和方式征询意见,并要有配套的落实整改方案工作计划。(一)实行教师职业道德违纪违规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制度。对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学校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警示教育、通报批评,直至给予处分。对师德考核不合格或有严重失德行为的,要依据相关法规,撤销教师资格或予以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全面落实教师教学常规和在校集中坐班制度。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和管理,开展以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和教师在校集中坐班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育规范行为专项治理活动。(三)实行师德表现公开承诺制度。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党员教师要以身作则,
f率先垂范,立足岗位模范遵守师德规范,抵制和反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做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四)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按照省教育厅研究出台的《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和《琼海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实施办法,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表现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在职教师的定期注册、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评奖等的重要依据。第四阶段:总结交流、督查验收、巩固深化阶段(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一)2014年3月认真总结我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大行动开展情况。(二)研讨师德建设在理论、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四、有关要求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组织和领导。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实现科教兴镇的重要举措。为此,我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