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教育“拔苗助长”现象
陈丽君
儿童进入小学一年级就读的年龄是六岁。然而等到小学正式开始招生了,三所小学的校园里都出现了一批不及龄儿童的家长。他们东奔西走,上蹿下跳,妄图从学校里撕开县教育局禁令的口子,让自己那个虽然还不到年龄,但在自己眼里的确聪明得有些过人的孩子能进入学校就读。校方对于主管局的命令看来还是有几分顾忌,虽然没有直接拒绝这些神童家长的要求,只是对他们的要求做了些登记,但至少还不敢于公然违抗教育主管局的命令而招收不及龄儿童入校。但也正是这一登记,让许多家长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树起了奋力一搏的雄心壮志,又从学校层面的公关转向于更高一级单位领导的公关了!终于等到了正式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学校里人山人海,带着幼小的孩子的父母们脸上狂淌的热汗加剧了本来就已经十分火热的天气的热度。置身校园,让人有一种几乎要窒息的感觉。三所小学的校长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玩起了当前极端时髦的“失踪”游戏:手机关机,人也不知道躲藏到哪一个角落里,让人在茫茫人海里遍寻而不得这些校长们也可怜啊,八杆子打不着的所谓“亲戚”,今天来这里“拨草问亲”了,其目的无非是孩子不及龄要入学,想找校长通融一下;平时见面根本不打招呼的所谓的“朋友”也来了不少,当然也是有孩子不及龄需要校长看在“交情”的份上照顾一下;一些根本没有联系过的部门领导凭借着手中掌握的权力想到校长这儿“寻租”,为自己的亲戚朋友解决不及龄孩子的上学问题;就连教育局的一些股长们此时也一改平时的那一副“政策”的面孔,手中捏着几张乃至十几张的条子等待着校长卖他们这些局领导的面子!校长们都知道,这些人一个都得罪不得。这些人都不是省油的灯,有些可以在你学校需要办事的时候,让本来可以十分顺利地办结的事情办不了;有些人得罪了直接就会被冠以“冷血动物”“不尽人情”“六亲不认”的骂名;还有些、、是直接掌握着校长的命运的,一旦得罪了他们,或许你的校长也就干到头了!因此,校长们来了一招“惹不起躲得起”,让你们大家都找不着了,谁也不得罪,以达到不担骂名,不失义气的目的。然而,在这方面,家长们似乎比谁都有耐心。他们日复一日地,坚守在校长室的门外,痴痴地等待着校长的到来,很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这种望子成龙、坚持不懈的精神委实让人为之动容。况且,校长们并非真正地从人间蒸发了,总有他们活动的蛛丝马迹。这些家长和说客们此时则充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