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隧道工程课程论文
研究生:胡前发
提交日期:学号2010年12月学日研究生签名:
29院
201020105465S0813083硕士
土木与交通学院隧道工程刘庭金
课程编号学位类别教师评语:
课程名称任课教师
成绩评定:
分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ff隧道工程课程论文
隧道工程课程论文
胡前发
摘要:广州地铁二号线、广州地铁三号线、广州地铁五号线、广佛线的地质条件与施工方法的调研与探讨,对一些新工艺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对一些新的地铁措施的改进,不同地质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对施工的处理等,在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的事故调查。
关键词:盾构;屏蔽门;地质;施工
一、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调研1工程概况二号线首通段三元里─晓港于2002年12月29日开始试运营。二号线目前运营的站点分别为广州南站、石壁站、会江站、南浦站、洛溪站、南洲站、东晓南路站、江泰路站、昌岗站、江南西站、市二宫站、海珠广场站、公园前站、纪念堂站、越秀公园站、广州火车站站、三元里站、飞翔公园站、白云公园站、白云文化广场站、萧岗站、江夏站、黄边站、嘉禾望岗站,全长32公里。而老2号线晓港至万胜围区间的线路已经在拆解后归入8号线。广州地铁二号线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铁工程建设难度大。广州地铁在取得一号线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和均质单一软土地层中盾构施工的差异,在盾构机的适应性上下功夫,明确提出富水复合地层开挖面稳定的控制方法和开挖花岗岩、红层、变质岩的破岩机理;提出改进刀具结
1
f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构和布局,提高刀盘转速,改进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型式,强调盾构机的姿态的及时控制手段,注重激光导向技术和同步注浆技术的应用。通过指导承包商进行适应于广州地区复合地层的盾构机选型,首次以盾构工法成功穿越珠江,成功穿越广州火车站正常运营的车站股道群,成功穿越客村立交桥桩基础等复杂地段,还创造了当时国内盾构日掘进30米的最好成绩。在盾构隧道的设计中,突破传统思路,把管片宽度从一号线的12米改进为15米,开创了国内地铁首次使用15米宽管片的先例。应用15米的宽管片,不仅使盾构隧道减少了环向接缝,减少了接缝止水材料和连接螺栓的使用量,降低了接缝渗漏水的几率,提高隧道防水质量,还减少盾构机施工过程中的拼装时间,有效提高了盾构隧道的施工速度,并进一步提高了地铁隧道工程的质量。2在二号线的建设过程中开创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