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高考江苏卷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原始儒学主张民贵君轻,但董仲舒则认为人民应服从君主统治,君主应顺从天意。据此可知,董仲舒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A项中的“全部”表述不当,排除;C、D两项与史实及材料信息均不符合,排除。答案:B2.2014高考上海卷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A.孔子C.董仲舒D.朱熹B.孟子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汉时董仲舒主张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可,儒学的地位大大提升。“独尊儒术”的措施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儒学成为官学,故选C项。孔子、孟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对富国强兵感兴趣,儒学未受尊崇,故排除A、B两项;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之前儒学早就成为了官学,故排除D项。答案:C3.2014高考海南卷“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人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C.崇尚法家思想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解析:“礼”与“刑”分别对应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材料大意是:礼与刑罚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道德教化所不能完成的用刑罚来补充。这表明儒法两家结合加深,故选B项。答案:B4.2013高考福建卷《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f解析:B、C两项均只讲一方面,不足以全面概括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排除;D项中“均贫富”的主张属于农民阶级思想,而董仲舒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排除;由“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可知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为A项。答案:A5.2013高考重庆卷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C.董仲舒B.孟子D.朱熹
解析:董仲舒的思想吸收阴阳五行、法家等思想,其主张有“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