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发展
班级:函文大091班学号:096371101005姓名:王超旺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发展修正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在不同时期的实践和发展下,更好地指导着我们的思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主义,而是在不同时期需要不断的更新,并且经受实践的考验。毛泽东在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围绕着“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历史课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因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才有“中国特色”之词。一、以苏为鉴,走属于自己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正是建国初期,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不均衡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首先面临的巨大挑战。当时苏联走的是社会主义社会路线,并且是一个经济发展高速的时段,重工业为典型的苏联模式被我们所认可,选择这一模式也是形势所逼。当时社会发展存在两种意识形态:一是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社会,一是以欧洲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社会,两者对立,矛盾尖锐,相互排斥。此时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是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立场上,我们国家所走的是社会主义社会,遭受西方列强的封锁、禁运和遏制。同时因为苏联是我们的邻国,是友邦。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内部出现了修正主义,他们对苏联模式的缺点和错误作了批判,与此同时一向不满照搬苏联模式的毛泽东,在实践中发现了重工轻农的弊端,在人口大国的中国,农民的粮食不保障,谈不上工业发展,于是我们党和政府开始审视苏联模式,提出一种意见:以苏为鉴,少走弯路。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走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他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提出的这一理论是中国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摆正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后面所学习的邓小平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二、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矛盾,要区分开来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当时许多人觉得我们走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原来的矛盾不存在了,他们不懂得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就关于我国矛盾进行详细的论述。1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