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法:从使用角度考察,GDP是在一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GDP=C+I+G+NXX-MC指消费支出包括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I指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品和劳务的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G各级政府购买商NXX-M净出口实际GDP名义GDP÷CPIGDP=GNP-国外要素净收入
要素构成C、I、G、NX
D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要素所创造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目的
分析总量变化和分析总量变化和分配分析总量变化和使用比例比例生产比例
3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1】政府转移性支付【2】2011年5购买一套2008年10月建造的商品房【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500亩的土地用于开发商品房(计入)【5】山东A地农民生产的自给的玉米【6】公债利息收入第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AE-NI模型1、四种消费函数理论(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绝对收入亦当前收入①消费函数: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即CfY,具体有:C=bY【长期消费函数】C=C0+bY【短期消费函数】在短期消费函数中,C0称为初始消费,亦称为自发消费,bY为引致性消费,即受Y制约的消费。表明,从短期看,如果Y0,则CC0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APCc/y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MPC△c/△ybMPC递减规律:由于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长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幅度。这是凯恩斯的重要观点,MPC递减是凯恩斯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②储蓄函数:一般把储蓄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储蓄函数,即SSY,具体有:S=sY【长期储蓄函数】S=S0+sY【短期储蓄函数】在短期储蓄函数中,S0称为初始储蓄,亦称为自发储蓄,sY为引致性储蓄,即受Y制约的储蓄。表明,从短期看,如果Y0,SS0则平均储蓄倾向【APS】: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占收入的比例。APSs/y边际储蓄倾向【MPS】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MPS△s/△ys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关系A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Y=C+S(S=S0+sYC=C0+bY)
fBAPC+APS=1MPC+MPS=1
C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
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表现在图形上,在y0右方,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成的射线的斜率总小于储蓄曲线上该点的斜率。(图示)③绝对收入理论:A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B这里所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