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学科:语文作者:涂明琴学校:奉新二中内容摘要:关注、尊重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心中要有一轮太阳,要把阳光洒向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只有给孩子以民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孩子的个性不同,采取的方法措施也应不一样。因为,他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班集体的认可。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加入到班集体管理工作中来。正文: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这一点,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渴望自己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多思、多想,争取唤醒每个孩子的自主意识,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学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那么让孩子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是不是意味着老师就可以撒手不管?我们老师要在尊重、相信、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共同参与班级中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自治”。一、民主协商,让每一个孩子参与班规的制定。陶行知先生说“学生自治,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关于“立法”,陶行知先生认为“有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
f的法,比学校里所立的更加近情,更加易行,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因为孩子们自己制订的规章,“大家既然都有切肤的关系,所定的办法,更易或更能合乎实在情形了。”一旦制订了“班规”就需要大家共同遵守这就是“守法”。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都比较容易接受和遵守这些经过自己参与制订的班规。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主要通过学生周记《假如我是班主任》的基础上,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