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标志,中国有线电视进入了高速、规范、法制的发展轨道。
机房建设同网络发展一起成长。90年代初的的有线机房,参照无线发射机房和播控机房,基本上就是静电地板吊顶,有的机房甚至还采用木地板。散热则采用普通空调,局部使用电扇,走线以(地板)下走线为主。有的机房不采用UPS,甚至一个星期停播半天进行例行维护。
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安全优质不间断播出深入人心,开始使用专业UPS,48v直流也应用起来。机架内设备普遍使用后面排线,机架之间开始采用上走线方式(桥架);但空调仍然以普通空调为主,缺乏专业设计,缺少专业机房建筑,常常遇到层高、承重不够的情况。
现在,机房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我们要建机房,涉及到很多相关标准,这些标准涉及了机房的方方面面: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有许多设备厂商的建议白皮书。在许多机房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依据”会列出一大堆的这个那个标准,让人眼花缭乱。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全部阅读了解那么多的标准文件。在这许多标准中,有三部应当仔细研读,即:国家标准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广电标准GY50822010《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设计规范》。如果要和国际接轨,还可以算上第三部:美国的TIA9422005《数据中心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三、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听上去似乎有些空泛,但这是我们机房的工作方针,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机房功能日益复杂,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广电总局提出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设施完善、适度超前”的机房指导思想。由此,提出以下几点原则:
211
f1、安全性:谁也不会否认机房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机房安全无所不在,分布在机房的各个子系统中。但在具体问题上如何设定安全等级,如何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绝非易事。一般来说,安全风险有三个阶段:无风险、风险隐患(轻度隐患、严重隐患)、风险发生后的应对措施。这些在机房安全设计和运行维护上都应予以充分考虑。
2、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增添设备、变换位置、扩容改建;这些活动经常在机房发生,甚至成为机房常态。作为机房工作人员,应当调整观念,接受和适应这种态势。因此,机房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根据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是对现代机房的基本要求之一。
3、绿色环保:机房设备众多,又是常年不间断播出,电能消耗费用支出非常可观。因此,有效降低能耗,建设绿色机房成为业界共识;不仅为社会环保做贡献,同时节省费用。许多公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