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中校本课程与语文课堂的相互渗透与延伸
作者:董爱平来源:《教师下》2014年第03期
摘要: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又不能流于形式,或走入只重开发而不注重利用的误区。开发的目的在于被利用,于是每日必有的语文课就成了校本课程茁壮成长的沃土,而合理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将有效地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和高考成绩的提升保驾护航。关键词:人文校本课程;语文课堂;渗透与延伸从2004年开始,各个省份开始了语文自主命题,于是几乎每一份试卷都被打上了浓厚的地方与时代特色。如2010年江苏高考就结合上海世博会的精神,考了丹麦馆的小美人鱼出处并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话来赞赏上海世博会。这无疑既有对校本课程的呼唤,也有对校本课程须与语文课堂有效结合的要求。本文就是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为例,谈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相互渗透与延伸。1将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在教授“月是故乡明”这一单元时,我和我的学生一起走入了别人的家乡,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家乡魂牵梦萦的原因,尤其在上《乡土情结》一课时,学生也似乎第一次认认真真地了解了什么是家乡,什么是乡音。但我并没有止于此。江苏省句容市其实是一个方言区,而且每个乡镇又有自己的乡音,说起来虽然不影响理解,但还是有点“南腔北调”。学生曾经一度认为乡音有点说不出口,但在这一节课我让学生去讲他们自己的话,课堂一度陷入了哄闹之中,然而当我让他们蒙起眼睛借声识人时,他们在找到同乡后,都陷入了难言的情谊之中。还不止于此,在《老灶》一文的教授中,我更是把“家”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让学生也去写“我的老家”,可以写一道家乡菜,可以写乡下的土灶,学生对此充满了热情,对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也有了新的认识。当地的社会历史、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也可进入课堂。江苏省句容市拥有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知名度的道教圣地茅山。茅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更是新四军苏南根据地的中心。乾元观位于茅山郁岗峰西坡,初为秦时李明真人炼丹院,传说秦始皇曾到此求取长生不老药。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日到次年三月十八日,句容茅山都会举行道教庙会,每天都有道场活动,每年3月18日~5月8日,金坛茅山都会举办登山节。在景区周围的食肆众多,家家几乎都有特色菜,游客可以品尝当地时令野菜(芦蒿、春笋、马兰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