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基础知识十、肝硬化(熟悉):病因和病理;十一、消化性溃疡(掌握):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十二、上消化道出血(掌握):病因十三、急性胰腺炎(掌握):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相关专业知识1、慢性胃炎(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2、胃癌(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3、肝硬化(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4、消化性溃疡(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5、上消化道出血(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6、急性胰腺炎(掌握)(1)临床症状和分型;(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组成:1上13横纹肌;2下13平滑肌;3中13为两者混合。▲病例题: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反流性食管炎一、概念:胃食管反流病(GERD)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GERD患病率577%,反流性食管炎192%,可见并非所有胃食管反流病均导致反流性食管炎。GERD发病年龄40~60岁为高峰,男女发病无差异,但反流性食管炎,男多于女(2~3:1)。正常食管内的pH值5~7。二、病因及发病机制GERD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不包括夜间胃酸分泌过多)(1)、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1抗反流屏障:组成“三食两膈”:食管下括约肌(LES)、食管与胃底间的锐角(His角)、食管交接、膈肌脚、膈食管韧带共同构成。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机制:一过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2食管清酸作用:食管裂孔疝可降低食管对酸的清除能力。清除食管内容物的主要动力是食管的蠕动。3食管粘膜屏障:吸烟,饮酒等。4胃排空延迟。
1★机制:松降空坏”
一过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GERD最主要机制
食管清酸能力下降、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胃排空延迟、食粘屏障破坏★LES为食管末端3~4cm长的环形肌束。正常人静息是压力为10~30mmHg,为一高压带。LES部位的结构受到破坏时可使LES压下降,如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后易并发反流性食管炎。①导致LES压降低(舒张)的因素:胆囊收缩素、胰升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前列腺素E、高脂饮食、酒精、巧克力、钙拮抗剂、地西泮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