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处理。1973年成为美国准则制定机构的FASB宣布取缔权益结合法的同时商誉不能在长于20年的时间内分摊,在企业界引起一片反对之声。这种争论在2001年FASB发布的141号《企业合并》中得到缓解,该准则已于2001年7月1日生效。(2)中国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1992年,我国有关部门出台了较先进的会计规章,首次形成了适用于经济发展的一套完整的会计处理方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公司合并整体性会计核算的试行规定,次年我国相关部门又出台了关于公司合并具体方面会计核算问题的试行条例。2006年2月我国相关部门出台的会计合并规章中对公司兼并做出了最终规定,我国相同管理下公司兼并使用按账面价合并的方法,不是相同管理下的公司兼并使用按市场价合并的方法。至此,国内在企业合并核算中形成了上述两种方法共存的形式。(3)美国合并会计制度的变化给我国的启示。我国企业合并时间尚短,应该对企业合并会计制度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会计合并的会计制度。同时借鉴美国企业合并中商誉的处理,使用权益结合法的条件规范明确,这样的话既方便会计人员的操作又能够防止公司的管理层滥用权益结合法而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1)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现存问题。一是在使用权益结合法进行相同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时,虽然在合并报表中,要将以前累积的利润单独列示,但这并不妨碍某些别有用心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利润较高的企业合并到利润较低的企业,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使投资者可能会蒙受损失。二是非同一控制下的购买法,只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不进行摊销,而我国的商誉减值技术运用并不是很规范。企业可能会利用商誉的处理来虚增资产,这样可能进一步使得管理层来提高盈利。(2)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未来选择。一是选择之一:采取与国际相同的合并处理。实现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核算方法与国际趋同,将有利于对上市公司实现全面监管,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同时有助于企业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进行海外融资,拓展国际业务,可以减少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成本。二是选择之二:继续使用权益结合法。由于美国的前车之鉴,随着我国企业合并业务的增多,我国难免会经历权益结合法的滥用,我国的经济主要是国有经济占主导,而美国则是私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成分的差异也会导致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对于我国企业合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