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材料。而面对物是人非的事实是对诗歌主题的把握不准确。【缺陷答案2】表现了被贬之后,情绪低落,对不能为国家出力而感到无奈,同时又对
f国家表示担忧。【错误分析】学生答案中对国家表示担忧是对该首诗的主题分析过了头。【缺陷答案3】这首诗表现了悲凉、思家的心情。【错误分析】学生的答案概括笼统,没有分析。【错误类型2】在解答有关诗歌主题方面的考题时,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漏掉重要信息点、对诗歌主题的把握不准确、概括笼统没有分析。【参考答案】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解决对策】读诗要读标题、读注释,它们对作品内容有提示或概括的作用,有时也会对理解全诗有着导向性的作用。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示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错误分析】【错误类型3】判断失误,不做具体分析,答题不完整。【参考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解决对策】教学环节3:总结规律1、读诗要读标题、读注释2、审清命题要求3、抓住关键字句,筛选重要信息4、熟悉答题步骤:默读全诗-→找出诗中写景、写物、写人的词语,弄清大致内容-→找出诗中反映诗人情感态度的词语-→看标题或注解的提示-→细心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全面思考,斟酌答题。5、准确简明地书写答案教学环节4:做练习,分析答案,提高答题的能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2)简要分析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答案1: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