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位置,立意压倒一切的倾向带来了许多弊端。今年的作文立意尽管不直奔道德观,但哲理意味浓郁,考生对“情感亲疏”和“事物认知”关系的认识水平高低将决定文章立意优劣,语言表达的地位仍未得到有效重视,这也许还是遗憾。北京卷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喜与忧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韩军“转折”这个话题,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适合考生的话题:学生可以从自我人生的方方面面、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广泛地谈“转折”。也就是说,考生们拿到这个话题时,是非常容易上手的,思维是非常容易展开的,思路是非常广泛的。容易展开思路,就容易点燃考生的写作热情。这是喜。但也有忧。去年的北京高考作文话题是“规则”,今年是“转折”。这两个话题,大家一眼就看出,去年所针对的背景是韩国世界杯足球赛和中国加入wto,而今年所针对的背景,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由第三代向第四代“转折”,或者非典危局肯定会过去,历史会有新转折、新转机。我的“忧”正在于此。去年和今年的话题内容大体都被我“猜中”了。我相信,同样猜中的还大有人在。如果,出题人出的题目比较容易让人猜中,那么考试的意义就不大了。问题的关键是,作文题目为什么容易被猜中呢?就是因为出题人太喜欢跟着热点走,跟着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体育方方面面的热点跑。
f跟着热点跑其实也未尝不可,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但是我要说,跟着热点跑,似应跟得远一点,婉曲一点,不应太直白、太切近。上海卷“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一道体现开放精神和素质教育的作文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这几年,高考作文题虽然有了很大的开放度,题目越来越能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但总体上说,还受着较大的限制。比如2002年《面向大海》《心灵的选择》或局限于一种心态,或涉及道德范畴,指向性较强。而“杂”这个话题,比过去更开放,更少约束,更重思辨,更重文化底蕴,更能拉开差距,体现出考生的真实水平。从内容上讲,“杂”可以反映人的素质,它体现了学问的广博。古人云:“博观而约取”,这个“博”也就是杂。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强调专。强调深,而忽视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