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安全,主要是在生产与生活中防止触电及其他电气危害,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有相应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对电气设备有正确的设计外,同时电气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明确从业电工的基本职责。还必须了解使用中的安全技术,以防止触电及设备事故的发生。下面主要讲解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安全用电,防触电的技术措施,触电急救等电气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触电的方式
触电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体的事故,主要是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电气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事故,也是我们讨论电气事故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触电所谓触电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病理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1、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肌肉非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而造成的伤害,严重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形成危及生命的伤害。由于人体触及带电的导线、漏电设备的外壳或其他带电体,以及由于雷击或电容放电,都可能导致电击。绝大部分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而造成的伤害。2、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烫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不同形式的伤害。多由电流的热效应引起,
f具体症状是皮肤发红、起泡、甚至皮肉组织被破坏或烧焦。通常发生在:低压系统带负荷拉开裸露的刀闸开关时电弧烧伤人的手和面部;线路发生短路或误操作引起短路;高压系统因误操作产生强烈电弧导致严重烧伤;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而直接产生的强烈电弧,若人体被击开,虽不一定因电击致死,却可能因电弧烧伤而死亡。电烙印,也是电伤的一种。当载流导体较长时间接触人体时,因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作用,接触部分的皮肤会变硬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痕迹,如同烙印一般。皮肤金属化,由于电流或电弧作用熔化或蒸发产生的金属微粒渗入了人体皮肤表层而引起,使皮肤变得粗糙坚硬并呈青黑色或褐色。二、触电方式人体触电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种。此外还有高压电场、高频电磁场、静电感应、雷击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1、直接触电
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靠近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直接接触触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单相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