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作者:刘洋来源:《科技信息上旬刊》2017年第11期
摘要:目前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产品的市场化的程度大大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化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能够使农产品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推动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品牌;建设1农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产品品牌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有很多值得借鉴、推广的建设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限制。在行政体制方面,农业品牌发展面临管理体制和政策障碍。一些地方的不同部门从自身责任出发,过分强调本部门的管理规范,忽视了农业品牌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剧了农业品牌发展面临的认证难、推广难等问题。二是办事效率低。农业品牌的推进涉及财政、农业、工商、质检、旅游等多个管理部门,涉及部门过多,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协调,办事效率大大降低。三是缺乏统筹规划和安排。缺乏对农业品牌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难以统筹协调和有序推进农业品牌发展。在行为主体方面,第一,缺乏品牌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的品牌意识淡薄。生产观念陈旧,既没有独立打造品牌的能力,也没有建设品牌的意识,经营过程多停留在生产阶段。二是农业企业品牌意识不足。在生产过程中对品牌的认知不够,重生产、轻销售的现象普遍存在,绝大多数的农业企业没有成熟的品牌运作模式。三是消费者品牌意识有偏。对蔬菜、水果等生鲜品的品牌认知明显弱于深加工产品。第二,农村劳动力女性化、老龄化趋势明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而且转移的劳动力以男性和青壮年为主,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出现老龄化和女性化等现象。我国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2817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在所有农民工中40岁以下的占539,男性占655。高素质农民工的大量转移导致农村高素质劳动力严重缺失,对农业品牌建设十分不利。在生产经营方面,第一,农业生产存在“小而乱”现象。总体看,我国农业生产还处于产品多、品牌少,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的状态。除了极少数知名品牌外,多数农业品牌的影响力有限,跨省跨区域的品牌不多,国际知名品牌更少,一些名优特产还处于“有名无牌”的阶段。这导致我国许多优势产品的竞争力不足。第二,“品牌农业”的产业链延伸较短。“小而乱”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