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诗经桃夭》教学设计
宿迁开放大学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施春红
执教者课题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板书设计
施春红
科目
大学语文
班级
14普专
《周南桃夭》
课型
新授
地点
1、掌握比和重章句等手法的用,作品的音美。
2、通文的引用分析,生解作品中的婚俗以及含的道德文化意。
3、回忆并初步了解《诗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及相关常识。
1、识记并理解《诗经》的相关内容。
2、掌握作品中出的字。
3、作品涵括的文化意行深入剖析,使生透古的文字感受先民婚的喜氛。
引生使用《文》、《雅》等相的工具以及其他文料,通、查找的方式作品行
解。
以生主,生互
21课时
教学程序与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导语设计
二、《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
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再一起回忆和学习一下《诗经》的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初步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1、性质(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情况,了解学生对《诗经》的
2、篇数(三):共305篇(还有6篇笙诗,所谓“笙诗”指的是有目无辞的诗)
掌握情况
3、诗今古文(四):(1)《诗经》的语言形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2)汉代
四家传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
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
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补充、点评,并投影出示
《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
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4、时代(五):上下500年(西周初春秋中叶)
5、“六义”:赋、比、兴最早见于《周礼》,它们与风、雅、颂合称“六义”(分类)。
6、来源
(1)采诗说: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
(2)献诗说:周代公卿等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
设置问题
f(3)删诗说:孔子删诗之说不可信,孔子只有正乐之功,而无删诗之举,诗经是周太师和乐工们进行整理加工编订的。
7、地域:黄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