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爱的手》教学设计伸出爱的手》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一、内容分析:内容分析:这一主题由《走进残疾人》《假如我是他》《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人》和《社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四个话题组成,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与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对残疾人和生活有困难的人群有爱心和同情心,并愿意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对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关怀行为和相关政策,体会社会上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爱。学习者特征分析: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四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残疾人和生活有困难的人群也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但大部分学生没有近距离地接触和认识这一弱势群体,没有形成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加上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善良的本性,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但往往又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教育学生尊重而不歧视残疾人。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2、行为与习惯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3、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培养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4、过程与方法通过换位体验、资料搜集、小组讨论、讲故事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社会给予残疾人许多关怀,帮助残疾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教学重点:四、教学重点:通过体验、感悟残疾人的社会生活,获得亲身体验,从而理解、尊重残疾人,树立关注残疾人的意识,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教学难点:五、教学难点: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形成对残疾人的真切体验。教学方法:六、教学方法:本课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以“走近残疾人”为切入点,以“走近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学习残疾人、关爱残疾人”为主线,以观察生活、收集资料、模拟体验、观看视频、讨论交流、表达关爱等活动为抓手,引导学生走近残疾人,体会他们的不便与困难、不幸与烦恼,感受他们的顽强的性格和抗争精神,进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对残疾人的同情、理解、尊敬和关爱,并化为实际言行。教学准备:七、教学准备:1、搜集资料:查找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事例及社会普遍问题。2、制作多媒体课件3、布条,拐杖教学活动过程:八、教学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