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医疗质量安全教育专题会议记录
会议主题时间参加人员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2013年4月2日早上740(四楼会议室)张彦青、詹文华、林明忠、俞建平、刘敢、张正强、周海娟、王大钊、黎明、闻伯荣、濮维昌、刘玉、李长锋、许国兵、肖福红、朱解英、单俊涛、何宝琦、金云刚、倪淑华、王进、颜正兵、吴涛、黄传峰、闻伯荣主持人张彦青共25人参加
记录人李菊花会议内容:今天召集全院医生开“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专题会议。去年门诊召开两次,今年有必要联合住院医生召开“专题会议”,目的在于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减少医患纠纷,确保医疗质量。1、医生在整个环节(初诊、手术、复诊、治疗等)中至关重要,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患者有权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做的什么检查,什么手术方式,用哪些药物。因此,“加强沟通”和“及时告知”是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告知有的有模板,更多情况可以在病历中记录,院长就这一问题举了几个例子。2、加强门诊病历管理,规范门诊病历书写。门诊病历原则上应由病人自己保管,院方保管如果不小心丢失,应由医院承担相应责任。一旦患者要去年、前年的病历,我院就会处于被动状态。门诊医生要及时、准确、真实的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初诊病历要有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处理七大要素,尤其是收入院的患者、外院门诊病历、医保病历,要认真书写,四月份起每月每位医生都会抽查几份,望大家配合。3、“十四项核心制度”是卫生部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凡是医疗检查都会问及“十四项核心制度”,遗憾的是部分医生仍然不清楚“十四项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其中每一项核心制度都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比如:首诊医师负责制、会诊制度等。4、青霉素针剂只用于做皮试,所有患者一律不输青霉素,包括本院员工及家属。全院有处方权的医生,根源上要杜绝。现在人的免疫力在下降,敏感性在增强,原来不过敏的可能导致过敏反应。5、加强会诊和病历病历讨论,诊断不清,效果不好,有纠纷隐患要提出会诊。很多医生体会到会诊的好处:诊断更明确,患者更满意,减少了纠纷。请专家会诊经治医生必须陪同,如果忙也应安排其他医生陪同。6、学习与考核,去年开始公司加强了三基三严、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前医生考核较少,这一点护理做的比较好,希望各位医生端正思想,认真对待。新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