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的表达技巧前言:一首诗词艺术价值的高低,既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因此,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了诗人的至高追求。作为高考诗歌鉴赏要求之一的“表达技巧”,就属于“怎样写”的范畴。纵观历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几乎总要涉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考生如果对这些表达技巧不熟悉、不了解,就会出现答题障碍。表达技巧一般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方面命题。从近五年全国的考试情况来看,表达技巧这一考点命题率占90,基本上是表达技巧加上语言、形象或情感式的出题方式;从广东近四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命题率是75,四年中有三年均设置了考题,也是“表达技巧语言(形象或思想内容)”的形式,因此诗歌命题仍会作为重点的考查对象。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注意: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达作用来答题。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