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魏素珍郭明秀来源:《教师下》2016年第02期
所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本县域内进城的;二是来自本省内其他县的;三是来自省外的。这一群体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找工作和生活的机会。近年来,大量的外出务工者已由“只身外出”向“家庭化”局势发展,许多人不再是孤身漂泊,而是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拖家带口迁移。二是贫困乡村地区因为交通落后,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缺少稳定的教师队伍。一部分家长认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不得不舍近求远,丢弃土地,到城市打工供养孩子上学。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1)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问题(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的是又脏又累又险的城市人不愿意干的工作,他们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生活的艰辛使得他们往往无暇顾及子女的健康问题,甚至孩子生病了也不能到大医院诊治,更没有工夫陪在身边照顾孩子。他们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很少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很少从心理上关爱孩子,因此孩子容易自卑、暴躁、冷漠,戒备心理较强。
(2)务工人员子女的人身安全问题。近年来,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迫使有些家庭不得已丢弃土地到城市打工供孩子上学,大量务工人员的涌入使城市的住房短缺,租金急剧增长,即使毫无安全系数可言的房子租金每月也不得低于300元,加上水电卫生费等无疑加重了务工人员的经济负担。一部分家长为了多赚钱,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管,在街道乱逛,有的甚至小偷小摸。有的把孩子托付给不熟悉的人员代管,孩子年幼,自身防范意识差,使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3)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一是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频繁流动打乱了学校既有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秩序,影响了教学进度;二是造成就读学校的班额过满,使部分城郊学校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4)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经济收入在整个城市生活中居于偏下水平,居住条件及环境普遍较差,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力甚至缺失,在配合学校教育上基本处于被动位置,教育引导能力不足。
(5)务工人员子女生源流动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