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为8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属抗震一般地段,为可进行本工程建设的一般性场地。四、设计说明1、本次勘察依据《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设计要求、再结合本地工程经验,决定采用强夯换填碾压的综合处理方式进行本工程地基处理。(1)强夯本工程采用20T重锤,落距为15m进行强夯,夯锤直径23m,沿街商业楼Ⅰ段和Ⅱ段、1和2地下车库要求点夯一遍;由于该区域湿陷性粉土较厚,高层住宅要求全部消除湿陷性,G1G8号高层住宅应分两层进行强夯,要求至少点夯两遍,平整场地,洒水增湿用18吨压路机进行碾压。
4
f商业楼Ⅰ段和Ⅱ段、1和2地下车库强夯范围夯点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单击夯击能为3000kN夯点间距46m;G1G8号高层住宅强夯范围夯点呈正方形布置,单击夯击能为3000kN,夯点间距66m;夯点的夯击次数根据现场的试验段施工确定,夯点的收锤标准: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应有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即可。(2)碾压由于表层土体在强夯时已经被震动成松散体并且水分蒸发较大,处于稍湿状态,故在表面平整场地时洒水增湿到最优含水量后,再进行碾压达到设计要求。换填混合料就是采用戈壁料,搅拌均匀,分层换填碾压(分层厚度30cm),压实系数不小于097,预留量控制在5cm。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沿街商业楼Ⅰ段和Ⅱ段不小于180KPa、1和2地下车库不小于200KPa、G1G8高层部分不小于250KPa。2、强夯处理宽度进行一次强夯时处理宽度为基础外边缘每边不小于50m;进行两次强夯时处理宽度为基础外边缘每边不小于100m。强夯时如果土层过干达不到强夯效果,需要增湿时的含水量过度时,在试夯时出现“橡皮土”时,应先铺一层不小于50cm厚的碎石层土,再进行强夯。3、根据规范规定,一般夯击能300吨m,通过计算天然状态下的黄土状粉土强夯有效处理厚度60m,换填土强夯有效处理厚度50m,当强夯处理天然土层厚度大于60m时,换填土厚度大于50m,应分层强夯。4、1地下车库的地基按设计要求应进行处理,在强夯完成后再采用混合
5
f填料换填20m到基底标高,由于基底标高不一致,所以要错台搭接强夯,在需要错台搭接的宽度均在基础边缘向西向东扩宽50m。在搭接部位,强夯时应先夯高处,再夯低处。换土碾压时应先碾压低处,再碾压高处。5、2地下车库、G7和G8高层部分地基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在其天然状态下的黄土状粉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