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本节复习脉络:
第五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一地球的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对应学生用书第22页识记基础梳理
1.地球公转特征探究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2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3速度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A点
近日点
1月初
最快
B点
远日点
7月初
最慢
2黄赤交角及影响1填图,认识黄赤交角
2黄赤交角的影响
f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
易误点拨
1地球公转到达近日点、远日点的时间不是冬至日和夏至日。
2地球公转过程中时刻自转,但地轴的指向始终不变。
3黄赤交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目前的角度为23°26′。
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
理解要点突破
1公转方向的判读看南极上空还是北极上空。
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顺时针;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2先判断“二至”再判断“二分”。①看是近日点还是远日点:近日点为1月初,接近冬至日;远日点为7月初,接近夏至日。②看地轴的指向:“左倾左冬,右倾右冬”,即地轴向左倾斜,左面为冬至,向右倾斜,右面为冬至。③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连接太阳光线与地心,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确定了二至点后,结合地球公转的方向即可判断春分和秋分。2.黄赤交角的深度分析1理解几个数据间的关系
f①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1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12热带范围。②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③μ=α=90°-极圈的纬度数=12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2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②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5个温度带,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如下图所示:
3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影响
若黄赤交角变大小
太阳直射范围
扩大缩小
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
扩大缩小
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赤道与寒带除外
季节的变化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