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就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高职院校教师应成为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超的“双师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这就要求原来的专业理论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以适应高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三、教学改革内容教学改革内容内容(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根据社会法律事务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地制定了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改革时,我们重点考虑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随着我们调研的深入,不断配合考察结果,更新教学课程内容。1.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具有应用性的课程体系高职教育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在培养模式上必须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念,以我专业为例,我们根据社会对法律事务应用性人才岗位群的需要,培养法律事务一线专业人才,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法律事务专业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设计培养计划,构建具有应用性的教学体系,突出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使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应用性法律辅助人才。目前法律事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三部分组成。该课程体系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突出体现本专业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2.课程设置突显高职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特点
2
f课程设置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计划,突出职业技能的核心位置,与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体系改革体现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二灵活选用教材完善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保障。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高职教育教材近年出版的精品教材不多,主要原因是教材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自身教学实践优势,编写实用性强的高职教材。教材编写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为培养目标,注重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技巧。(三)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育不仅要完成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任务,还要完成发展能力及渗透高职教育的任务,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教学法,通过灌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