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划分文言文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及练习
(一)、考纲考点
初中1至6册中的文言文,重点是讲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能准确的划分这
些句子的朗读节奏,文言文的朗读停顿在中考中,往往是主观试题较多,难度大,得分
低,考试形式大多是选择题和划分朗读节奏。分值为2分。
(二)、知能图谱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
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中考题例
例1、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自吾氏三世居是乡b而乡邻之生日蹙
c今其室十无一焉d非死则徙尔05年中考题
分析:a句中,“自”是一个介词,明显不能独立,后面必须跟上宾语,才能表示一
个确切的意思。“自吾氏三世”才是一个意义单位。所以a句的划分是错的。再看b句,
“而”是一个转折连词,属虚词范畴无实义,因此它也不能独立。再说“乡邻之生”是
一个偏正词组,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c句的“今其室”也是一个偏正词组,表示
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中间不能拆开。正确的答案只能是按意义划分的d。
例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004年
中考题)
分析:a句中的“不在”是一个否定合成谓语,应看作一个意义单位,因此不能分
开。故a是错的。b的前后两句划分的标准不一,不能形成对偶,所以也是错的。c句
中的“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是两个用法相同的主谓词组,分别作两个“无”的
宾语。而主谓词组在作句子成分的时候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故c是错的。只有d
是意义上的对偶,所以是正确的。
例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04年中考题
这两个句子不是诗句,所以不存在对偶的问题,因此只能作意义上的划分。正确划法如
下(当然还可以划得更细一些):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
由此可见,划分诗文的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如果是相连的诗句,还要考
虑到上下句中词语的对仗,上下两句的节奏应该保持一致。如果是较长的一句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