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603培养大类:电气信息执笔人:刘辉审核人:刘安玲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坚实的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在电子产品的开发制造、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本科职业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规格与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备独立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3.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信号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4.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心理和健康体魄。
1
f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允许学习年限37年)学位:工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学分分配统计表
1理论课程1理论课程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大类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合计2实践课程2实践课程类别学时436学分3827570百分比(占总学分比例)20014226368备注学5441925766323842328时学分355123639524147百分比()241822452691631000备注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部分能力拓展课程合计
总学分:147385190学分(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已计入理论课程学分中)
五、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
本专业学生完成本专业全部课程的学习,修满19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合格,准予毕业。具备上述条件,且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电力电子技术、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电子系统设计工艺、DSP原理及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2
f七、教学进程安排
(1)总周数分配表项目理论课程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