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温和复苏态势。失业率下降,家庭负债率进一步降低,个人消费支出持续上升,房地产市场基本企稳,住房销售和新开工均有所回升。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762,3个月平均值创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消费信心提振。欧债危机处取得阶段性进展,金融市场初步企稳。随着新一轮希腊救助计划的通过,财政巩固行动持续推进,欧洲央行通过长期再融资计划LTRO注入流动性,以及防火墙等各项
f长期防范机制的建设,银行系统流动性改善。电力短缺和日元升值仍在影响日本经济复苏,但灾后重建的拉动作用逐步释放,目前日本经济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随着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减轻,各国宏观政策开始明显放松,因政策收缩导致增速下滑的状况有望改善。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仍然曲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宜有过于乐观估计。发达经济体受债务规模高企、削减财政赤字压力增加的影响,财政政策实际上处于紧缩状态;在具有增长潜力的投资领域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效应有限;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实体经济增长等基本问题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是“好也好不到哪里去”的态势。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预计我国出口增长将逐步回升,全年增幅有望接近15。二内需短期收缩,年中有望逐步企稳内需收缩是当前我国经济回调的重要原因。首先,投资增速稳中略降。13月份,扩建、改建项目投资增速有所提高,但新建项目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1个百分点。从构成看,受前期开工项目建设时滞支撑,房地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待售房面积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新开工面积下降,商业性地产投资增速有可能明显下滑;制造业投资增长248,比去年有所回落;基建投资负增长,下滑幅度超预期。这三项投资平均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85,决定了投资的总体走势。其次,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前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f实际增长113,比去年全年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金银珠宝、家用电器、体育娱乐用品、石油及其制品类等弹性较大的消费品,增速降幅明显。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构成中,食品、纺织等占比上升,汽车、家电、石油制品等占比下降。再次,去库存导致存货需求减速。自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去库存过程尚未结束,产成品去库存压力仍在。2月份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长184,比去年平均增速回落43个百分点。其中,耐用品库存指数下降明显,2月环比下降65。受预期和PPI持续走低影响,企业原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