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管理制度
(一)养殖档案管理制度一、设置养殖档案专卷专柜,并专人管理。二、对生产和防疫各环节及时、准确、如实记录,填写生产和防疫记录表格。三、养殖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收集、汇总、保管生产和防疫记录,并按类别、时间等归类装订成册。四、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要求,审核生产记录,对于存在问题及时向场长汇报,以便随时纠正。五、每项生产和防疫记录最少保留2年。六、应当销毁的档案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作好销毁记录,长期保存备查。
(二)疫病监测及疫情报告制度一、定期对动物疫病和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了解免疫状态,选择最佳免疫时机,有效控制疫病发生。二、积极配合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督抽查。三、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时,要立即隔离病畜,并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四、积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或专家现场诊断。
f五、一旦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时,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采取控制扑灭措施,并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彻底清理消毒,场内人员、物品不得外出。
六、对于重大动物疫情,不得瞒报、迟报或谎报。七、接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的监督和指导。八、疫病监测及疫情报告每月上报一次,即每月12日上报上月的疫情监测及疫情情况,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情应立即报告。
(三)消毒制度一、养殖场大门处必须设有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浓度。二、养殖场内应设有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隔离舍。三、进出场车辆、人员及用具要严格消毒。除经消毒池外还应经紫外线消毒,进出场生活区消毒10分钟,生产区消毒15分钟,并更衣换鞋。四、场区内每周消毒12次。场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周消毒1次。五、畜禽舍内每周至少消毒1次。饲槽、饮水器应每天清洗1次,每周消毒清洗1次。六、消毒药应选择对人和动物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性,不会在动物体内有害积累的消毒剂。消毒药应定期轮换使用。
f七、每批畜禽出栏时,要彻底清除粪便,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待舍内凉干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八、更衣室、休息室、厕所等公共场所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服、鞋、帽等应经常清洗消毒。
(四)无害化处理制度一、无害化处理以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二、规模畜禽养殖场要具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备。三、采取深埋无害化处理的场所应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