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等事件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既能树立起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良好形象,也能逐渐改变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误解,促进社会主义因素在全球范围的传播。4
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将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自20世纪60、70年代人类生态环境意识开始觉醒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正成为新的趋向。我们党清醒把握这一发展新趋向,深刻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不足,认真总结落实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经验,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提出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文明进步的新高度认识和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审视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方面的严峻挑战,致力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更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指导,形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为人类社会推进文明进程进行了有益尝试。5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的对策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大力提倡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要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有以下若干对策:一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全民族生态意识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与生态文明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应首先持续开展生态教育,提高全民忧患意识。其次,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监督。二改变生产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一,努力实现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第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f三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我们需要倡导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鼓励购买绿色产品。其次,追求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再次,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四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发展规划我国现在的环境问题许多都是由于从前的大布局和大结构有问题造成的。只有根据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容量总量制定城市和区域的发展目标及相应的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