辙痕深刻着文明的韧性。
是什么让东方巨人屹立不倒?是广袤的土地与众多人口?不,是那坚实的骨骼是全球第二的GDP?不,是那丰盈的血肉,是文化,是灵魂,是支撑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韧性。“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主席如是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华夏文明,送你片片红叶,赤旗插遍神州送你明珠一颗,照彻祖国山河。自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便表明了将民族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井冈山上,“茨坪红土两丛竹,群根破岩万竿出。断头余身犹举火,一炬燎原九州舒”。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新一代青年人有我们的责任使命,我们也要走好我们的长征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现如今,我们要以自信为笔,传承中华民族的上下求索、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风乍起,落叶铺满地,拾起一片美丽的枫叶,装入游子的行囊,祝你清风自在,向着世界民族之林迈进,祝我“华夏方舟”向着文明的海洋“乘长风,破万里浪”。
评点:内容丰富,意境阔大。文章以宏大的视角来写中华文明的不朽历史,开篇通过三则经典诗句高度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韧性,意境阔大。并且作者能够紧密联系社会现实,让读者在通过古典文化感悟中华文明的韧性的同时,又从民族历史中深刻地感悟到中华文明的韧性。
思路清晰,结构大气。全文思路清晰,先用经典诗句引出论证话题,进而赞美中华传统文化凝结的坚韧品格,最后练习中国现代的民主革命,提炼出中华文明的韧性。情绪饱满,结尾呼应开篇,恰到好处地亮明中心,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
(编辑:王莹)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