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预防腐败机制的完善
作者:吕霞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29期
【摘要】目前,我国的反腐战略实现了由“标本兼治”到“注重预防”的转移,预防对象也实现了由“治权”到“治社会”的延伸。在现实中,强势物权人寻租获利行为导致了代理人对公权力的滥用。实践证明,腐败问题是由公权力代理人抵制不住物权绝对自由的诱惑而引发的,因此,物权社会化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一项必然举措。
【关键词】腐败预防机制物权社会化
治本措施与预防措施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腐战略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978年至1991年,我国实施了以治标为主的反腐战略,将整风整纪作为反腐的主要任务;1991年至2004年,我国的反腐战略由治标转向了治本,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反腐方针;2004年至今,我国的反腐体系更加健全,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方针。从这个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反腐工作,反腐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到预防中来。因此,在反腐实践中,应当正确区分预防、治标与治本三者的区别,将预防工作作为反腐工作的重中之重。
治本是应对公权力腐败问题的关键举措。从短期来看,治本比治标措施更能有效地防治腐败,但是从长远来看,治本措施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概括而言,其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治本措施具有被动性。在实践中,对于已经出现或者将要出现的腐败问题,我们才会采取治本措施,也即,出现腐败问题是治本措施的前提条件。因此,治本措施具有明显的被动性缺点。其次,治本措施具有局限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目前的反腐工作仅局限在权力机关内部,而没有扩展到整个社会环境当中,反腐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再次,治本措施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在反腐实践中,治本措施对反腐对象的界定比较模糊,只是规定了治权,而对权力的属性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这种不确定性使反腐工作很难取得理想中的效果。最后,治本措施的手段具有单一性。实践证明,治本措施只是片面地强调治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防的价值。这说明,治本措施的手段非常单一。
治本措施的以上缺点,预防措施恰好可以弥补。在反腐实践中,预防措施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预防措施实现了反腐重心由“治”向“防”的转移,更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其次,预防措施注重对腐败内部和外部诱因的防范,使反腐工作更加全面。最后,预防措施的手段更具多样化,不仅包括官员的选拔、惩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