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尹桂梅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8年第06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还曾提出“电脑应从娃娃抓起”。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这一极具前沿性的世界性命题创造了条件。
当今世界各个领域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日益成熟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科技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这就要求本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如何培育新一代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从最基础的开始抓起,因此小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自己在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应该如何搞好小学信息技术的起步教育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前提
无论学习哪一门课程,兴趣是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只有产生了深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去进一步的学习、探究、创新。因此对教师来说,上好第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三年级的第一课堂(认识计算机)上我汲取以往教学中的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带到电脑室边观看边介绍,这样做既使学生直观地学到了知识,又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想更进一步了解电脑的意识,这也有助于自己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教学工作开展的同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如在刚开始的键盘指法与打字练习时,机械单调的动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但是如果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完全可以将教学设计得有声有色。首先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与练习层次,同时突出学习的趣味性,如开展学习竞赛,看谁盲打掌握得快,小组与小组、个人与个人之间比一比谁的打字速度快。老师还可以对学生的打字速度进行跟踪记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一个阶段下来,往往也会给自己一个惊喜,这样有利于学生自我激励意识的养成。
2注重个别辅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注重因材施教,努力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英文打字,合格标准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灵活制定,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多指导观察,促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标,在合格的基础上,再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