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定”的原则,按照“自愿申报、分批审核、年度考核、验收命名”的程序组织申报。
41、申报组织
1.申报主体。本方案所指“互联网”小镇申报工作,由“互联网”小镇
管理机构(如县、镇级人民政府或工业园区、高新区、保税区、旅游区日常管理机构等,下同)作为申报主体报送申报材料,经各地级以上市(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后推荐报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2.申报材料。(1)XXX省“互联网”小镇申报表;(2)XXX省“互联网”小镇申请报告;(3)申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4)申报单位所在地政府出台或正在出台促进“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和资金扶持的有关文件;(5)相关辅助材料及其他需要详细说明的事项。
第6页
f42、申报条件
互联网小镇整体解决方案
1.“互联网”小镇(产业型)。(1)工作机制。
小镇所在地(市)、县(区)政府重视创建工作,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小镇共同参与的创建领导工作机制。
小镇要有明确的政府主管部门(所在地级以上市(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产业园区管委会等)和日常管理机构,已有或正在组建负责小镇运营的专门服务团队。(2)空间布局。
产业小镇具有相对集中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原则上要有明确的产业区域边界或在现有产业园区内划定特别功能区。
产业小镇规划建设面积一般不少于3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不少于150亩(可酌情增减),互联网企业相对集中入驻。(3)产业基础。
互联网产业主导地位突出,大型互联网企业集聚,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互联网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对所在地区的产业支撑、带动、示范作用较强。
产业小镇拥有3家以上互联网骨干企业(年产值2亿元以上),或10家以上互联网企业(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初步形成骨干企业为主体、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产业协作配套的互联网产业体系。
第7页
f互联网小镇整体解决方案
(4)应用项目。以特色产业小镇为中心,辐射周边或省内外其他相关地区,
在“互联网制造、农业、金融、物流、商务、交通、政务、民生”等各领域中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促进该领域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5)研发创新。
小镇内20以上的互联网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有3个以上众创空间、创业学院、创业咖啡、孵化器等创业创新服务平台,10家以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互联网领军企业开展研发合作。(6)政策配套。
小镇所在地级以上市(区)政府已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